工控摘要:从3月8日到今天,已经整整一个月,“马航失联”事件依旧牵动着全世界的心。在寻找失联飞机的过程中,牵扯到工控行业不少热点。下面,工控小编来为大家盘点下。
拒绝过度依赖自动化技术
自动控制技术深入应用于航空的各个领域。但在自动系统日益增多的今天,飞行员手动操作经验仍应得到重视。
装备了先进机翼和多项新技术的波音777被誉为“最安全的飞机之一”。波音777上配备有多种自动化系统。比如,自动驾驶仪在巡航过程中可按照预先设计的航向、高度、速度控制飞机飞向目的地。自动仪表进近引导系统(盲降系统)则能够把飞机以准确航道引导到安全的低高度。但随后接二连三发生“韩亚事件”和“马航事件”。
自动化已经成为航空安全的福祉,它可以提供手动操作无法匹及的稳定精确度。而越来越高度自动化的飞行系统,使得航空飞行员几乎就不能完成飞行任务,他们掌控杆舵的技术正在逐渐退化,近年来飞行员和官员却对“自动化成瘾”使飞行员自身飞行技能下降表示担忧。若自动化程度不高,飞行员时时刻刻需要对过程“把脉”,容易察觉异常现象的蛛丝马迹,反而不容易出现故障升级现象。
卫星传感器助力寻找MH370
欧洲和北美团队已开始研发相关系统,让人们能更准确地标示出飞机的位置,并绘制出其飞行路径。这些系统将利用以人造卫星为基础的传感器而非雷达接收信号,包括飞机每秒自动发出的关于其位置和速度的数据。
陆基雷达目前能接收有关某架飞机位置的信息,但它的覆盖范围不包括海洋和遥远的区域。陆基雷达也可与机载人造卫星通信工具共同使用。但这些通信工具需要提前进行试用,许多受到预算约束的航空公司也必须为之付费。
尽管飞机自动发出的信号能指示出其所在位置,但这些信号仍会被切断,马航客机或许就出现了这一情况。而新的卫星传感器可以为搜救工作提供援助,并帮助航空公司节省燃料。
各国出动水下机器人搜寻黑匣子
自中澳舰船发现来自海底的脉冲信号后,这些信号到底位于何处,是否来自MH370的黑匣子,成为搜寻行动的焦点。
对此,澳大利亚搜寻马航MH370航班联合协调中心总协调人休斯敦表示,澳大利亚防卫舰“海洋之盾”将继续停留在原来海域,将使用水下机器人“蓝鳍21号”搜寻黑匣子信号。“海洋盾牌”舰艇上还有美国派出的使用电子传感器搜索海底的水下机器人
除此之外,中国也派出海军永兴岛号远洋救生船参与搜索工作。该船上搭载有48名潜水员,25名技术人员,多套深浅装具和轻潜装具以及水下机器人、声纳测扫等设备,配有呼吸机、B超、心电监护仪等先进的医疗器械。这是中国海军继绵阳舰、井冈山舰、昆仑山舰、海口舰和千岛湖舰之后增派的第三批救援兵力。
马航失联与锂电池有关?
近期,马来西亚政府称,马航失联客机货舱携带有一些小型锂电池,但已按国际民航组织的指导规则打包存储,并非危险货物。不过,仍有一些媒体猜测锂电池可能与此事件有关。多名专家表示,锂电池确有起火隐患。
据了解,锂电池问题导致飞机失事早有先例。2010年9月,一架波音747-400型货机在迪拜机场起飞后不久坠毁,两名机组人员丧生。阿联酋民航总局2013年公布了一份322页的调查报告,以“相当的确定性”指出该货机上载有上万块锂电池,在飞机起飞后起火导致事故发生。
对于马航失联事件是否可能是锂电池造成,美国航空咨询公司利厄姆公司的总裁斯科特汉密尔顿表示不能完全排除。